在上上篇,網友siri提出了一個疑問:情緒中心空白的人,難道不會受到頭腦的催促嗎?
看完這句話後,我的第一個反應是:會呀。
如果答案如此肯定又明顯,為什麼我書寫的方式會讓人提出這樣的疑問呢?這是我浮出的第二個想法。於是我想嘗試將我的想法主軸寫得更清晰,相信這過程對提出疑問的你及再次練習的我來說,都深具意義。
情緒中有定義的人會受頭腦的催促,啟動點來自於,這樣的設計會有「情緒波動的週期」,所以腦中浮現的任何事情都不適合當下就決定,如果腦袋一浮現,就想去買、想去做,這就是情緒型內在權威的#制約機制。情緒高昂時,可能會發生什麼都好、什麼都答應、什麼都可以甚至一直發起,好聽叫做充滿希望感,實際說叫過high。在尚未覺察到自己情緒周期的變化時,慢,是值得觀察看看的。
情緒中心空白的人,同樣會受到頭腦的催促而做決定,啟動點可能是來自於「情緒被汙染。」將#不屬於你的情緒高低能量,能吸了進來,以為是自己的情緒,但實在波幅太大,承受過多,想快速擺脫不舒服,因此急忙做出決定或說出什麼話。
這是我對於有定義與沒有定義的人,在經歷頭腦的催促時,想釐清的:啟動方式不同。因為設計不同,所以被啟動的方式不同。
#我很情緒化嗎?
#從情緒中心有無顏色來認識自己
#沒有好壞只有發現
#沒有對錯只有接納